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01.四月霸权
最近你看番了吗?就是那部中国人在涉谷街头夸日本人唱歌好听,最后还要陪她登上舞台的那部作品。
噢!《LoveLive!Superstar!!》是吧?
唐可可在上学路上偶遇正在唱歌的香音,并激情称赞其歌声美妙,最后两人都成为偶像上台跳舞了。
很遗憾,这个回答虽与问题中的要素完全对应,但我这里所说的中国人并不是唐可可,而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诸葛孔明,其出处则是于今年4月开播的新番《派对浪客诸葛孔明》!
从上述的简单描述和番名中就不难猜出,此番正是一部“反向穿越番”,故事简述的是历史上的孔明在五丈原抱憾离世后,以年轻时的模样在当代的日本涉谷复活。
智商超高的他很快便接受且适应了现代的生活,而在这期间,孔明结识了一心想成为歌手的月见英子,被她的歌声深深打动之后,自告奋勇担任她的军师,用谋略助其实现梦想。
虽然穿越已是动画题材的一大分支,但由于每个季度都充斥着作画质量不均、角色模板化、剧情套路化的穿越番,大多数观众都对此类的番剧产生了审美疲劳。
如今不仅有一部“反向穿越”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其穿越者还是我们老乡,又怎能不引起中国观众的注意呢?
自《派对浪客诸葛孔明》更新以来,国内的网友都忙活着造梗、造段子、发布二次创作,自发为这部番剧做宣传。
对于中国人而言,最熟悉的《三国》必定是94年唐国强版的《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论王司徒的片段更是以鬼畜的形式活跃在年轻人的圈子当中。于是就有人搞了个“川剧变脸”,将动画中的诸葛亮替换成电视剧版的脸,结果毫无违和感;
因为op当中闪过孔明身穿运动服的身影,有网友就进行了一次“有端”联想,让他和那个最能代表中国的男人结合在一起,达成1+1>2的喜剧效果;
孔明作为日本人最熟悉且喜爱的三国人物,早就成为了各类虚构作品的常客,以不同的形象活跃于二次元世界。只是由于创作者的脑洞和癖好的不同,其形象总是千差万别,甚至连性别都不能保住;
虽说这些meme趣味无穷,但《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的正片却严谨而不失深度,在孔明本人的性格、其对蜀国的种种遗憾、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种种趣事等描写上,可以说是做到了“虽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各方优秀的表现,都让《派对浪客诸葛孔明》成为四月最强的黑马。
02.当孔明穿越至现代时
事实上,从故事的开头我们就能窥见故事的严谨之处。
原作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积劳成疾,自知生命垂危,但由于大事未成,耿耿于怀,因此将希望托付于禳星术,以延寿命。对此,作者则用“流星陨落”的方式,来暗示孔明转生至现代。
正巧,孔明转生成功的时间和地点,正值万圣节时的涉谷街头,此时涉谷的各个角落,都挤满了打扮成妖魔鬼怪的年轻人,让他误以为自己身处十八层地狱。
这一设定,既让孔明巧妙接受了“异世界”的存在,又侧面描写了他沉着冷静的性格。
就在他误打误撞,来到涉谷一处酒吧时,碰巧与怀才不遇的酒吧歌手月见英子相遇,并被她的歌声所打动;而在随后的一系列沟通中,孔明方才得知自己转生到未来的事实。
在他看来,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得知了蜀国在他去世不久后便被灭,即便是在司马一族一统天下后,华夏之地还是经历了漫长的战乱,最终只有他一人得以转生在和平的年代,悼念曾经怀抱着平定天下的兄弟兵卒。
当然,虽说孔明还是那个孔明,但他并没有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在英子的歌声中再次重拾希望的他,决定将新的人生投入到现代流行音乐当中。至此,孔明才真正意义上踏入现代社会,拉开了异世界生活的序幕,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史书上的孔明。
例如,为了在现代社会生存,孔明不得不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当英子引荐他到酒吧老板,身为三国粉的老板为印证其身份,而开出了“深谋远虑的孔明,为何会在派人镇守街亭时选择了备受争议的马谡”的问题。
关于马谡的结局,主流的说法是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无视王平的劝谏,他所带领的蜀军被魏国的将领张郃一举攻破,最终导致诸葛亮的军队没有落脚据点。事后,诸葛亮为稳固军心、顾全大局,挥泪斩马谡。
关于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与结局,《三国演义》都有详细的记载,然而“为何要派马谡受街亭”这点则是被记载在《三国志》当中。
对于国人而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关系虽为常识,但是日本民众对三国的认识大多源自于后者;在日语语境中,“三国志”一词就代表着三国时代相关的故事,及其延伸,而日本主流的三国文学作品,其实就翻译自《三国演义》,只是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它被直接翻译成《三国志》。
因此,当《派对浪客诸葛孔明》中,孔明给出了“他为了培养马谡,而违背众人推选魏延、吴懿的建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时,方才惊觉作者的考据十分严谨,并没有照搬《三国演义》的故事,而是从《三国志》中汲取灵感。
而作为“三国宅”的酒吧老板,也认同了孔明的身份,将其招致麾下。
在后续的剧情当中,孔明就边适应现代的生活,边展现出来自己“孔明”的一面。
例如,当他得知英子的梦想是成为职业歌手时,遂决定像生前协助刘备一样,用自己的谋略帮她实现梦想。就在英子被自己崇拜的人气歌手“MIA”邀请至舞台出演,被当做“托儿”(MIA误以为英子实力不佳,想利用自己与英子的人气落差,将观众集中到自己的舞台)利用时,孔明便就地取材,在21世纪上演“石兵八阵”。
历史上的孔明熟知天文地理人心,常常能以最少的兵力争取最大的胜率,而在刘备被陆逊追杀时,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环境和气候,将后者困于石阵之中,成功救主公与危难之间。
而在英子正式演出之前,孔明就提前拿到舞台的平面图,谋划着自己的石兵八阵:
首先将舞台进出口的指示牌打乱,让观众迷失在舞台周围;随后利用干冰机制作烟雾,在带动气氛的同时扰乱观众的判断,最终使他们不得不留在英子所在的舞台中欣赏她的表演。
当然,这一计谋成功的前提,还是英子本身就具备高水平的演奏,让观众沉迷于此。孔明也正是相信这一点,才能利用石兵八阵留住观众。
后续的剧情就围绕着孔明和英子而展开,后续登场的BAKE也本作的关键人物之一。
作者以孔明生前的谋略,当做“前浪”,推动英子这个“后浪”实现梦想;而在这其中,又巧妙地利用孔明这个“古代人”的身份,在现代社会中制造种种乐趣的反差,在塑造角色形象的同时也增加了剧情的可看性。
尽管《派对浪客诸葛孔明》才更新至第三集,但从目前的表现及原作的发展来看,这部另类的番剧都一次次打破观众对穿越番的质疑。
这不仅得益于故事本身就充满着新奇元素,也得益于作者本身对三国相关历史的热爱和人物完美塑造、动画制作组的优秀改编。
在这方面,又要从日本人对三国的谜之热爱开始说起了。
03.日本人为什么爱三国
根据日本早期的一项的网络调查显示,曹操是日本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而诸葛亮、项羽这些知名的文、武将也是榜上有名。
而在创作方面,日本人前前后后也创作出不少以三国为原型或灵感的作品,从前文“孔明查阅当代人对他的印象”的梗图中,我们就能窥见日本人对三国的奇妙执念。
(当然,也有《真三国无双》、横山光辉的《三国志》这样硬核的三国题材创作)
说到日本人对三国的喜爱,还得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这一时代可以说是日本武士精神最后的延续。武士精神源起源与中国的春秋时期,而后传至日本后吸收了本土元素,构成了属于日本的武士精神。
而江户时期的武士道精神强调“绝对的忠诚”、“绝对的坚韧”,正巧与三国作品中宣扬的仁、义、武相似。因此三国中的英雄豪杰常常被日本武士、创作者崇拜,并诞生出一系列的译本、绘图。
(浮世绘画家绘制的《三顾茅庐》)
直到近代,文学家吉川英治翻译的《三国志》再次轰动日本,三国的各路英雄豪杰才再一次成为日本人的崇拜对象,而后世日本人对三国的印象,也大多来自于此。
只是由于吉川英治在翻译过程中,对诸葛亮这一英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以至于在翻译至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时,他提笔的兴致和气力都顿时淡弱,决定停笔。
可见日本人对三国的痴迷是自古便有,确实,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豪杰都有自己的情与义、阴与谋,总能勾起读者的激情澎湃,让他们进一步去挖掘三国时代的魅力,并创作出题材迥异的三国作品,如今的《派对浪客诸葛孔明》不过是其中之一。
漫画《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由四叶夕卜担任原作,大川亮负责作画,前者既作为掌握剧情走向的人物,也出于自己对孔明的热爱,在漫画连载之处就决定了要严格遵守史实记载,不违背孔明原本的人物形象,做到“孔明好像真的穿越至此”的水平。
因此四叶笔下的孔明虽本身就充满各种笑点,但这种笑点是落脚于古人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而非孔明本人就是一个无厘头的人物。
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初衷,我们能从作品中看到孔明对生前未能平定中原的遗憾,和对蜀国兄弟的惋惜、在现代社会中仍善用天时地利人和,帮助英子实现梦想、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复刻史实孔明的智慧和沉稳。
而在动画制作方面,制作组PA也兼顾了搞笑和音乐,将原作中的反差,完美利用动画这一媒介而展现出来。无论是英子在酒吧的舞台上热场的激情场面,还是在家中弹唱的温情瞬间,制作组都用高质量的作画和音乐展现其魅力。
受吉川英治的影响,日本人同样对孔明的生平抱有遗憾,也正因如此,无论是漫画的创作者们,还是动画制作组的成员们,都尽心尽力将《派对浪客诸葛孔明》这部作品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吧。
能看到日本人热衷于中国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创作之中,让世人挖掘到古人新的魅力,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创新和交流呢?
很幸运能在和平的时代,看到生于战乱的人依旧能熠熠生辉,成为一节桥梁,连接中日和古今。
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