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宇宙”的接班人不在中国,而是在印度?

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说起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漫威和DC这两大巨头,一来它俩起步的时间都很早,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地位;二来它俩塑造出来的英雄角色都相当好,粉丝们非常喜欢,由此积累了丰厚的人气和资本。

但事实上,除了漫威和DC,这世上也有一些相对不错的第三方超英电影,例如索尼和环球联合出品的“地狱男爵”,派拉蒙的“忍者神龟”等等,新电影的“再生侠”,以及充满反套路设定的“全民超人”汉考克。

一直以来,超级英雄作为美国商业大片的重要元素之一,十部超英片有九部都来自美国好莱坞,剩下的那一个要么没听过,要么做得不怎样。

不过俗话说得好,凡事皆有例外,有些事情你也许会觉得很意外,但当你仔细了解过之后便会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

就比如说……你能想象印度人拍超英电影是什么样子吗?

01.印度超级英雄湿婆?

今年6月中旬,一部名为《梵天神器》的印度电影发布了中字预告,据了解该影片的题材属于奇幻冒险爱情类型,故事剧情取材和改编于印度神话“阿斯特拉之王”,于9月9日在印度当地上映。

电影的导演是阿扬·慕克吉,代表作为《那些年我们疯狂的青春》,负责担任主演的阿米达普·巴强、兰比尔·卡普尔、阿莉雅·布哈特等人都是当地有名的优秀演员。

影片背景设定在现代印度,一个神秘组织“勃拉姆什”世世代代都肩负着守护阿斯特拉神器的使命,这些神器有着非常强大的魔力,且不能被世人所知晓,这其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一个被命名为“梵天神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男子希瓦,起初他与女子伊莎坠入了爱河,热恋期间的男主无意中发现了自己体内蕴藏着神秘的火之力量,之后被证实他与梵天神器之间产生了联系。

至此,这位“天选之子”将正式踏入一场探索阿斯特拉世界的冒险旅程,见证自己与梵天神器羁绊下的命运,并最终成为守护这个世界的英雄。

从这个影片的故事套路来看,《梵天神器》明显就是一部超英味儿满满的印度电影,什么主角天赋神力,什么神秘组织,什么逆天神器,什么英雄救世之路,一听就有那种强烈的既视感。

不过,就算你不去留意影片的剧情,单单去看预告里那满屏都是的炫酷特效,都能感受到众多超英片都有的“神仙打架”场面。

不仅如此,预告中某些画面你还能看到有漫威或DC的影子,例如这位反派感十足的印度版“绯红女巫”,第一眼看去还真以为是本人。

还有这位手持三叉戟,站在熊熊烈火面前的猛男,瞬间让人想起了海王,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剧组有意而为之吧。

值得一提的是,男主的名字“希瓦”,其英文名写作为“Shiva”,这个名字还一个翻译叫“湿婆”,也就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中的毁灭之神。

目前还不知道主角的命名是否真的与印度神明有关,还是纯属巧合,但是看着影片预告里的内容、情节,我猜剧组的想法应该属于后者吧,毕竟超级英雄的存在本身就与神明并无差别,何况隔壁漫威的雷神都被设定超级英雄了。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虽然影片是印度人拍的,但是影片出品方Star Studios还是来自美国的迪士尼。

虽说不是纯印度国产的超英电影,但是影片剧组的导演、演员,以及电影的对话、设定等全都是印度本地的,故还是能算作正儿八经的印度片,迪士尼在这里的作用应该只是出钱投资而已。

还有就是,《梵天神器》也将计划拍摄三部曲,如同漫威那样想要开创一个电影宇宙,从这一点来看,影片的超英IP味儿也是愈发明显了。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印度电影的质量貌似还真能拍下去,关键这特效不仅炫酷,而且看着也是经费爆炸。

更重要的是,制作者很好地将本土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了类似超级英雄这样的现代商业大片的形式。

至于影片里有没有那传统的歌舞桥段,我猜应该还是会有,但没准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比如说……一边打架一边跳湿婆之舞?

看完预告之后,网友们的反应也是议论纷纷,有觉得好也有觉得不好,但总体而言大家都觉得这部影片的水准还是挺不错的,完全不输于好莱坞大片。

有的网友还想起了自己当时看《巴霍巴利王》的经历,本来一开始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去看的,结果看完之后意外地觉得还不错。

很多网友的评论中,多多少少都透露着一种不甘的语气,感觉隔壁虽然国家经济实力不如我们,但是电影水平却一直处于“开挂”状态。

关于这个两家电影孰好孰坏的问题,真要讨论起来还是很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完全具备这个实力,只是目前碍于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因素限制,没多少人愿意做这种尚且存在风险的尝试。

再说了,超英题材本就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没必要、也不需要去模仿人家去拍什么超级英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道路可走。

个人觉得当下最应该做的还是希望能放松审核,去让国内电影人拍一些天马行空的,有大场面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而不是一直在固定的几个题材上来回打转,以及……不要再拿流量明星赚票房。

回到正题,印度人拍超级英雄电影乍一看好像挺不可思议,但是对于了解印度电影产业的朋友来说,这种现象其实是再正常不过了。

02.开着挂去拍电影的印度

2011年12月初,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起初很多观众一看是部印度电影的时候,态度多少有点嗤之以鼻,而且这个片名翻译看着也很可笑。

可是只有看过该片的朋友才知道,它根本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烂俗,反而还相当有看头,剧情紧凑曲折,情节幽默搞笑,影片主旨还直观地揭露出了当下教育僵化的弊端,给观众们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励志成才故事。

那是国内观众第一次认识到阿米尔·汗这位国宝级的印度演员,同时也开始对印度电影有了不一样的印象。

到了2015年,阿米尔·汗的又一力作《我滴个神啊》在内地上映,收获了9.0的高分和1.18亿元的票房,成为印度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而之后2017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又掀起了一场更大的印度电影观看热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影片的票房便突破了10亿元大关,而且好评如潮。

自那以后,像《神秘巨星》《调音师》《起跑线》《一个母亲的复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印度电影也陆续登陆内地的影院,成为继好莱坞大片后又一个国外竞争对手。

各种印度佳作的出现,也开始令观众们感到一阵好奇,明明印度是个不发达的国家,为何这电影还能拍得这么好呢?有的甚至还能媲美好莱坞大片。

而这背后的根本因素,便在于印度电影行业的发展完善和产业的庞大规模。

众所周知,拍电影是要花钱的,越是制作精良的电影,所要花费的资金就越高昂,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供应,自然很难保证影片的质量稳定。

1999年,印度政府通过协议,电影产业成为了获得国家部门认可的产业,同时放开了外国资本进入电影产业的限制,这是印度电影协会长期努力换来的回报。

2001年4月,印度工业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为电影产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有效保证了印度电影产业的正常运转和成长,也为后续的发展铺好了道路。

官方的认可不仅意味着电影从业者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合法途径来获得足够的拍摄经费,也让电影产业相关硬件得到改善,影片的产量质量得到提高,也逐渐开始形成大规模的生产模式。

从网上公开的资料显示,2016年印度电影年产量超过1900部,排名世界第一,比中美两国电影产量总和(1490部)还要多,到了2019年电影总数更是达到2400部以上,说这是“开挂”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国家资本的支持是印度电影能发展起来的一个关键点,而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当地的市场供需。

大家在看那些印度电影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多数影片的时长都非常夸张,一般我国和好莱坞的影片时长也不过两小时左右,但印度片有不少都能接近三个小时或者以上。

据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印度这个国家身处地球的热带区域,一年四季都比较炎热,尤其夏天更是热浪滚滚。

然后正如网友们所言,印度是个不发达的国家,当地的大多数普通民众经济条件较差,买不起空调这样的夏日必备电器,有数据显示印度只有5%的家里安装有空调,相比之下我国有空调的家庭占据60%,是典型的富人专属电器。

其次,因为经济水平落后,很多印度民众没钱体验一些现代化的娱乐项目,出门不知玩啥,平日在家也就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看点新闻节目和板球赛,可以说非常地单调。

与此同时,印度电影的售票价又很便宜,最贵的电影票价在60至80卢比之间,约合人民币12元至16元,这只是城市电影院的票价,而在乡村等地的影院票价则只有十几卢比,是贫民们能花费得起的价格。

不仅如此,电影本就是一项讲究想象力的艺术载体,创作者可以从中描述自己想描述的故事,给观众们带去无尽的视觉体验,而且电影院里还有免费的空调可以享受,只要买了票进场,既满足了大家的娱乐需求,又吹到了凉爽的空调。

在这种情况下,看电影便成为了当地人两全其美的最佳选择,当从业者们发现了这个潜在的需求,便会想着增加影片的时长,来进一步满足观众们。(印度影院有15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

印度政府方面也是顺水推舟,不仅进一步普及超低水平的平民票价,同时还鼓励电影行业的制片商多拍摄一些娱乐向的商业影片,有利于形成全民观影热潮。

积极的市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印度电影产业的向前发展,其中最直观的一个体现就在于影片每年的总产值数据。

2001年至2014年印度电影的总产值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尽管不是稳步上升,可印度电影的确是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印度电影制片商之间也是“分工明确”,明确在哪里?在于每个地域的电影厂商都有各自的受众群体,这就是印度电影产业最奇特的地方。

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三傻》《摔跤》《调音师》等作品,它们都有着制作精良、选角优秀、情感细腻的特点,而且影片的核心意在揭露印度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像这类电影一般都是宝莱坞的电影,又称“北印度电影”。

宝莱坞电影主要面向于海外国家的观众,比如中国、欧美等国,影片的拍摄手法也更为国际化,但对于印度国内的观众来说可能会不大感兴趣,有的甚至还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比如阿米尔·汗的一些作品经常会戳到印度某些群体的痛处。

相比之下,科莱坞、托莱坞、莫莱坞为主的“南印度电影”则是名副其实的爆米花大片,它们的受众群体也是国内占据大多数的底层平民。

这里就不得不扯到一个现实问题,受种姓制度、贫富差距的长期影响,印度底层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活过得也很贫苦,使得他们很难会有改变现状的想法,更别说去接触那些严肃又深刻的议题。

所以在这般苦日子的压迫,那些看电影的观众们会更倾向于看一些比较轻松、欢快、不费脑子的影片,就当是给自己无聊的人生中找一个精神支柱,安慰一下自己那疲惫的心灵。

像这样的影片,通常都是那种视觉特效酷炫的爆米花大片,这也是美国好莱坞一贯的“拿手好戏”,像我们熟知的漫威宇宙电影,还有《侏罗纪公园》《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注意!特效片未必就不讲究思想深度)

而且印度的爆米花大片更是糅合了好莱坞风格与当地歌舞文化的特点,再结合上他们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最终营造出一种怪力乱神的视觉效果,片中的主角一个个都有比肩神明的能力。

对于印度平民来讲,看电影就跟看爽文是一样的想法,无非就是图个爽、看得过瘾,不在乎剧情的俗套、乏味,但求画面的好看、精彩、炫酷!

这样的市场供求也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着重视觉体验的“南印度电影”,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变,进而造就出一些视觉呈现上十分出众的代表作品。

前面网友讲到的《巴霍巴利王》,便是证明印度电影水平的最佳代表,成熟的大制作电影套路,炫丽却不至于浮夸的视觉渲染和特效技术,虽说套路感太强,但绝对能让观众看了不后悔。

有足够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也有充裕的资金投入,同时也有强烈的需求基础,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让印度人来拍超级英雄电影,一点也不稀奇,倒不如说他们对这些早就轻车熟路了。

03.最后

随着漫威近年来的“踩红线”行为愈发频繁,内地观众与漫威之间也正在渐行渐远了,目前《雷神4》也上映在即,但内地方面始终没有透露上映时间,这似乎也在说明双方真的已经决裂了。

另一方面,《新蝙蝠侠》的上映意味着未来内地缺失的超英电影市场或将由DC来引领,从那以后大家在大银幕上能看到的是正义联盟,而不是复仇者联盟了。

而现在,印度方面也在计划拍摄自己的超英电影,按照以往的电影内容来看,他们一贯都在讲述自己家的东西,基本不会掺和别人家的事,这一点倒还有点原则。

只要不存在什么禁忌话题,《梵天神话》说不定会有机会引进内地吧,就当是见识一下印度的超英电影有什么看点。

但也别忘了,印度电影一般都不是海外引进影片的首选,故影片的引进定档一向都很迷,有的可能也就隔好几个月,有的甚至能隔两年以上,反正要过较长时间才有上映的可能。

目前来看,大伙们还是直接在网上找资源吧~(笑)

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